[1] 张少少,安银岭,华燕,等.苦参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现状[J].中国民族民间医药,2008,8(2):8 [2] 王俊学,王国俊.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[J].肝脏,2000,5(2):116 [3] 曾以旺,陈燕瑞,王少平,等.HPLC同时测定复方苦参片中苦参碱、氧化苦参碱含量[J].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4,16(11):40 [4] 刘军玲.复方苦参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研究[J].安徽医药,2011,15(12):1516 [5] 刘小琴,范华均,黄晓文,等.微波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中5中生物碱的含量[J].理化实验-化学分册,2012(3):299 [6] 刘羽.不同产地和不同季节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[J].山东化工,2016,16(45):72 [7] 洪世忠.复方苦参注射液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含量测定[J].中医学报,2015,7(30):1014 [8] 周俊,彭翠香,范茜茜,等.益母妇宁胶囊中苦参碱、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[J].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5,3(17):32 ?
[1]陈妍,邢正英,李继彬,等.HPLC法测定黄丹兰颗粒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[J].天津医科大学学报,2016,22(05):452.
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新药创新项目基金资助(2012ZX09103201-29)
作者简介 薛茜(1984-),女,中药师,硕士在读,研究方向:药物化学;通信作者:陈虹,E-mail:chenhongtian06@163.com。
?